對于白酒而言,天生就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可以挖掘,相比之下,也更容易掉入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無底洞而出不來。品牌文化要生活化,要走進消費者的生活中,與消費者進行溝通與對話。
著名畫家齊白石先生曾經說過:學我者生,似我者死。簡單的模仿他人,自己的品牌沒有絲毫的個性,最終也難免被市場淘汰。
近兩年酒業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現象,就是各大白酒巨頭不是忙于品牌延伸,而是熱衷于“品牌瘦身”。品牌的過度延伸,必然會導致品牌核心價值被稀釋,品牌文化被淡化,品牌個性也就逐漸喪失。而面對競爭日益加劇的市場環境,即使是再強大的白酒巨頭也不得不承認品牌個性的重要性。
中國白酒企業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多。也正因如此,白酒企業的經營素質良莠不齊,品牌意識也參差不齊。近年來白酒市場上產品品牌有兩多:酒怪多、帝王多。
品牌的性格反映一個企業的品格,品牌的精神體現一個民族的精神。有一個“酒鬼”,我們會感到中國文化的多元和博大。但如果都是鬼仙妖怪當道,那只能說明我們的文化泛濫。品牌文化要時代化、高尚化。尤其是酒,本身也是一個精神消費品,因此更要提倡高尚健康的文化,也惟有如此,這樣的文化才有生命力。
建立品牌文化,僅僅靠說教是不行的,要得到消費者的認同惟有“言傳身教”。再像上世紀80年代那種一個廣告語連喊三遍的叫賣式廣告早就行不通了。